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765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,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
但业内人士都认为,李春安的高位减持并不是看衰隆基股份,也不是跟老同学闹翻了套现离场,还是为了隆基系企业的运作。
在光伏6.0时代,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,天合光能正通过实地调研,结合各场景的应用特点,从产品与系统端探索定制化的解决方案,为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的多场景应用提供更优解。光伏大基地正在轰轰烈烈的推进中,无论是国家主管部门还是投资企业,基地项目正成为完成双碳目标的绝对主力之一。
根据相关数据,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开工已经超过九成,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开工形势下,基地项目作为行业发展中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。可以预见的是,在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,持稳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加速发展的绿色变革的引领下,光伏大基地项目逐渐成为各省十四五规划的主流模式之一,大基地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模式。以组件为例,风沙、高温对组件的可靠性提出了考验,这意味着从载荷到安装,组件必须以极高的标准来应对风沙的侵袭。同时在已建成的光伏电站中可以发现,复杂场景下的光伏电站确实存在一些此前容易忽视的问题。在前期开发端,土地、送出、接网、成本上涨等给基地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小的挑战。
基地模式下,光伏电站上山下海进沙漠正启动全新的场景应用探索,但同样的,复杂场景势必会对光伏设备与产品乃至整个系统带来更多的挑战。这就要求光伏电站整个系统,包括组件、支架甚至是储能设施,需要就沙漠的典型气候特点进行优化调整,来适应风沙条件下的应用环境,进而保障电站的稳定持续运营。8月17日,通威公布了半年报,2022H1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.39亿元,同比增长127%,实现归母净利润122.24亿元,同比增长312%。
整体看,见智研究认为,通威在硅料方面已经抓住了时代的大机遇,创造了不菲的业绩。公司公告其在包头和保山各建20万吨多晶硅产能,合计40万吨产能,预计2024年竣工,总投资额共280亿元,根据公司半年报显示,目前公司产能23万吨,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速乐山二期5万吨、和保山一期5万吨的产能释放,加上新公布扩建的产能,预计2024年底硅料产能或接近80万吨,市场渗透率约40%。其中2022Q2单季度净利润70.3亿,同比增长232%,整体业绩符合预期。N型电池或是继硅料业务后的亮点光伏电池是除硅料业务外,公司第二大板块。
所以,如果硅料降价大概率也会在四季度小幅回调,今年很难有大的下滑,所以下半年硅料对公司业绩仍有强支撑。从目前上下游供需情况看,本周硅料价格还在持续上涨,因限电、检修、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,硅料供应较需求而言仍紧俏。
见智研究认为,公司半年报利润高企其实在意料之中,因为今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仍持续攀升,截止到现在已超30万元/吨,硅料业务为公司业绩带来了强支撑。最近下游新进入者众多,尤其最近诸多新势力扩产TOPCon产线,昨日玩具企业沐邦高科和乳业企业皇氏集团公告分别将建设10GW和20GW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,宣布跨界进军光伏领域。所以简言之,硅料和电池作为通威两大核心支柱产业,或持续巩固其龙头地位。在电池技术方面,公司在TOPCon、HJT、钙钛矿均有布局。
TOPCon 用的是210 PECVD 多晶硅沉积技术路线,平均转换效率超过 24.7%,组件功率达到690W(210 尺寸 66 片版型);HJT 电池最高研发效率已达到 25.67%。除此之外,即使明年后年,伴随硅料产能释放,价格回调,但龙头成本优势显著,利润仍可观。硅料持续加码,再度扩产40万吨8月17日公司除了披露半年报之外,还发布了两条重要公告。据中报披露,上半年电池销量21.79GW,同比增长54.55%。
目前太阳能电池年产能54GW,大尺寸出货占比已经超过75%,在建项目有金堂二期8GW和眉山三期8.5GW,预计年底产能超70GW,大尺寸占比超90%。在下游纷纷扩产的背景下,对原材料的需求在所难免,通威此次再度扩产硅料,也反映了其吃定下游扩产电池片对原材料的需求
见智研究认为,公司半年报利润高企其实在意料之中,因为今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仍持续攀升,截止到现在已超30万元/吨,硅料业务为公司业绩带来了强支撑。8月17日,通威公布了半年报,2022H1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.39亿元,同比增长127%,实现归母净利润122.24亿元,同比增长312%。
其中2022Q2单季度净利润70.3亿,同比增长232%,整体业绩符合预期。TOPCon 用的是210 PECVD 多晶硅沉积技术路线,平均转换效率超过 24.7%,组件功率达到690W(210 尺寸 66 片版型);HJT 电池最高研发效率已达到 25.67%。除此之外,即使明年后年,伴随硅料产能释放,价格回调,但龙头成本优势显著,利润仍可观。据中报披露,上半年电池销量21.79GW,同比增长54.55%。目前太阳能电池年产能54GW,大尺寸出货占比已经超过75%,在建项目有金堂二期8GW和眉山三期8.5GW,预计年底产能超70GW,大尺寸占比超90%。N型电池或是继硅料业务后的亮点光伏电池是除硅料业务外,公司第二大板块。
在电池技术方面,公司在TOPCon、HJT、钙钛矿均有布局。所以,如果硅料降价大概率也会在四季度小幅回调,今年很难有大的下滑,所以下半年硅料对公司业绩仍有强支撑。
电池方面,目前的技术路线难以定夺谁是最终赢家,多数龙头企业也纷纷采取多条腿走路的策略,通威在这方面从目前看也是走在前列,今年是TOPCon量产大年,公司已规划8.5GWTOPCon产线。所以简言之,硅料和电池作为通威两大核心支柱产业,或持续巩固其龙头地位。
最近下游新进入者众多,尤其最近诸多新势力扩产TOPCon产线,昨日玩具企业沐邦高科和乳业企业皇氏集团公告分别将建设10GW和20GW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,宣布跨界进军光伏领域。硅料持续加码,再度扩产40万吨8月17日公司除了披露半年报之外,还发布了两条重要公告。
整体看,见智研究认为,通威在硅料方面已经抓住了时代的大机遇,创造了不菲的业绩。公司公告其在包头和保山各建20万吨多晶硅产能,合计40万吨产能,预计2024年竣工,总投资额共280亿元,根据公司半年报显示,目前公司产能23万吨,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速乐山二期5万吨、和保山一期5万吨的产能释放,加上新公布扩建的产能,预计2024年底硅料产能或接近80万吨,市场渗透率约40%。从目前上下游供需情况看,本周硅料价格还在持续上涨,因限电、检修、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,硅料供应较需求而言仍紧俏。在下游纷纷扩产的背景下,对原材料的需求在所难免,通威此次再度扩产硅料,也反映了其吃定下游扩产电池片对原材料的需求
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821.2万吨,同比增加50.8%。(数据来源: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)。
7月底库存约21天,比6月底库存增加3天。其中,7月份2mm、3.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1.4元/平方米、27.6元/平方米,同比增加18.6%、31.6%,环比下降3.2%、2.8%。
2022年17月,2mm、3.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1.0元/平方米、27.2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3%、10.6%。其中,7月份光伏压延玻璃产量135.6万吨,同比增加62.8%。
2022年17月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17月,全国光伏压延玻璃新增在产产能同比增长63.6%,截至7月底,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计38家,投产110窑352条生产线,产能6.5万吨/日,其中在产93窑315条生产线,产能6.0万吨/日2022年17月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17月,全国光伏压延玻璃新增在产产能同比增长63.6%,截至7月底,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计38家,投产110窑352条生产线,产能6.5万吨/日,其中在产93窑315条生产线,产能6.0万吨/日。2022年17月,2mm、3.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1.0元/平方米、27.2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3%、10.6%。其中,7月份2mm、3.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21.4元/平方米、27.6元/平方米,同比增加18.6%、31.6%,环比下降3.2%、2.8%。
(数据来源: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)。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821.2万吨,同比增加50.8%。
7月底库存约21天,比6月底库存增加3天。其中,7月份光伏压延玻璃产量135.6万吨,同比增加62.8%
光之所向,就是方向。一直以来,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之路,从将金刚线切割技术引入到光伏行业,到G12超薄大尺寸单晶硅片的发布对核心技术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体现了TCL中环对行业长期价值的追求,更成为其成功穿越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周期的关键。
发表评论